当年日本侵华大局失策论
中国人从现代意义来说已经不是一个优等民族,但是架不住人口多,国家体量大。英文有句话叫size matters,体量大是决定性优势。中国的精英文化已经随着南宋的灭亡葬身海底,消失无形,而其后的蒙古化更是造成和加剧了国民的不少劣等品质。同样的蒙古化也发生在阿拉伯、波斯(伊朗)、印度(含巴基斯坦)、俄罗斯等国民中。对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这些有文化的民族而言,蒙古的野蛮残暴跟我们固有的聪明复杂结合,就形成了聪明不用在正地儿的刁民效果。又在军政高压下失去了勇气和血性。人没有尊严,媚上欺下。我不能说这些民族以前没有这些缺点,也许有,但蒙古化是加深、加剧这些问题的。这种劣民化是满清后来轻松得天下的原因之一(注意我说"之一")。
满洲本身就是一个汉化程度较高的少数民族。两个关键:一、缺乏精英文化的少数民族;二、汉化程度高。这两个条件造成满洲很自然地采取了满汉共治的政策。他也许不喜欢汉人的性格,甚至瞧不起汉人,但它崇拜汉人的文化、制度,他要采纳;同时,少数统治多数,需要在人事上拉拢合作。满清成功了,而且是相当成功。
设想日本人如果按照"大清模式"统治中国,搞一个中日共治,是不是也能修成正果呢?比如权力的分享:朝廷有日官、汉官,乃至同一职位比如各部大臣都是日汉各一(实际一把手是日官,跟清朝一样),注意此处的"朝廷"不是日治下的中国,而是东京的中日共治的大日本帝国朝廷!也就是说这个汉官是连日本都要管的。地方封疆大吏也是日汉并用,不仅是行政,军事也是如此,授以实权,比如有实权的省长、领兵的将军,乃至二者合璧?
南京大屠杀不仅邪恶,而且愚蠢。虽然满清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种屠城即使在17世纪是否有助于满清平靖南方,难说。在20世纪,民族主义意识高涨,媒体报章发达,日本人这么做,破灭了很多人的"大东亚共荣"之梦,可谓愚蠢至极。
而比照满清,他们没走清制的根本原因是没满足上述两三个关键条件:一、日本人不是"缺乏精英文化的";二、日本人口不少,不象满洲人口跟汉族相比悬殊太多;三、日本的汉化取自唐宋,他们并不认同蒙古化以后的中国文化,乃至以此为傲。
但是最后,中国的巨大体量,还是让他们即使苦心经营几代人,还是没有拿下。(当然美国是决定性的,如果没有美国,不知道僵持的结果如何,但至少日本想并吞中国可能再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和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