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宗萨上师的《龙钦宁提前行修习指导》总结笔记


我现在习惯每读完一部书就写个读后感,但这篇算不上,顶多算总结笔记吧。
本书实际上是宗萨仁波切2001年在德国讲龙钦宁提前行法的开示记录,包括其本人的讲章以及跟在场弟子的对话,是内部流通的,虽然藏传佛教界早已在网上以各种不同方式流传了。那么我前面刚刚读过并且写了正式读后感的《Not for Happiness》 (以下称NFH)一书是2012年正式出版、公开发行的,那本书正是上师基于这个内部流通的开示记录本提炼而成的。所以两本书可以看作是同一个开示的不同版本,Practice Manual是经过排版的原始记录,Not for Happiness是根据这个记录编写的正式的书。

就语言来说,这本书因为是讲话记录,所以比较口语化。但它对我的难度并不比Not for Happiness的书面语小。上师讲的是英国英语,词汇、习语跟美国英语不同,在两本书里都是如此,只不过作为书面语的挑战之一的复合长句在口语中就比较少见,但口语记录中的日常表达、俚语的使用,又构成另一种困难。有意思的是,我面对面听上师讲经时候是没有太大理解问题的,但不知何故,看记录却时有费劲。这大概只能以某种神秘主义的解释来涵盖了。

就内容而言,本书比NFH谈的更深,也更具体。前面我说NFH是公开发行,没有灌顶口传也可以读(虽然修前行法本身仍然需要灌顶口传),但这本Practice Manual,我认为没有灌顶口传就最好不要看。NFH相比之下是某种high-level的泛泛而谈,有介绍的性质。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它是此次我为修前行法做准备读的第一本书。而本书,如其名,是一部修行手册,具体而深入,所以如果没有一定藏传佛教基础知识和领悟,就不适合阅读。我本人因为皈依上师已经近十年了,虽然懒惰,总也是有修的,所以还凑合。


本书是基于蒋扬钦哲旺波(就是第一世宗萨仁波切)的Short Ngondro的,也就是短的前行法版本,这个简化版适合平时忙碌的现代人,所需时间没那么长。但上师仍然在当中介绍和参考了长的版本,强调当中他认为比较好的法,鼓励大家有时间的话去进行修持。


本书先是对前行法的精神、修习态度和基本架构做了介绍,然后分别详细讲了Refuge(皈依), Bodhichitta(菩提心), Vajrasattva(金刚萨埵清净法), Mandala Offering / Kusali Practice (献曼达/纯观想供养),以及 Guru Yoga(上师瑜伽、上师相应法);其后讲了如何在平时生活中贯穿修行;最后是止观(Shamatha & Vipashyana)禅修的重要性和具体修法。而最后这部分无相禅定看似跟前行法没太大关系,是大小乘各宗都有的(特别是禅宗),但在宗萨上师眼中是极殊胜的修行。各章穿插的跟学生的对话也很有价值,能针对修行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给出答案。


读这部Practice Manual,不仅温习了Not for Happiness一书中讲的要点,还了解了更具体的修法,对修行中会遇到的具体问题和细节也有了准备。


说到体会,我读这本书经常内心生起的醍醐灌顶、振聋发聩的觉受,跟2010年读上师的《佛教的见地与修道》是一样的。只不过这次算是进阶读物了。这本书包含的不仅仅是藏传密宗的精髓,其实也是整个佛法的精髓。佛法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要修行?以怎样的次第(步骤)?除了这些,上师还以他一贯的坦白和犀利,多次提到我们修行中的种种误区和左右极端的行为。他没有太多的废话、道德说教、政治上正确,讲的都是本质核心的法要。宗萨仁波切正是以这样的风格闻名于藏传佛教界的。去年九十月份我去康区朝圣,途中见过的各个喇嘛几乎众口一词提到上师"能讲到点子上"。准确,犀利,深刻!在这之上又加上自嘲和幽默。说真的,我还真不知道汉人是不是很多人不喜欢宗萨上师,因为我们汉人是从来以糊涂对准确,以乡愿对犀利,以庸俗对深刻,也是最缺乏自嘲精神和幽默感的。如果很多弟子是这样的,我接触起来感觉她们简直是格格不入的,那她们追随上师又是为了什么呢?大概只能以缘分或者互补来解释吧。反之,西方文化是具备和认同上述这些品质的,所以我觉得,宗萨仁波切是为了西方弟子来的。


前行法闷头去修,固然是总比不修好,但每一种修行的实质是什么,你需要有什么样的view(见地、观),这又是极端重要的。你了解了某个修行的目的,它具体修行方式的意义和效果,才能做到不会南辕北辙,事倍功半。而就藏传密宗来说,每个修法的意义都是可以并且必须在终极层面说的,这是对法师的挑战。佛教远远不是有神论,不是反智主义。一样修前行法,会不会有很多人抱持着"不管它,修了再说"的态度,而他们的师父也不能把修行的意义说透呢?如果我们的心是在普通(ordinary)层面去修的,那我们只有普通的成就;反之,如果我们是在殊胜的层面去修的,自然也就有殊胜的成就。这个即使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例子。就礼拜而言,大家都知道磕大头、磕长头,但它的意义是什么,就是拜佛吗?什么是佛?什么是拜?所以,上师在讲章的几乎每一页都在强调,我们修行是为了认识自性(nature of mind),认识到我们的心与佛、上师的心无二无别,佛、上师并不在心外,而在修行中要念念不忘观想自己与上师融为一体(dissolve into each other),一次又一次。而观想法之所以不仅殊胜而且实际有效,正是因为所谓世界、人生,不过是我们的觉受(perception),它是空有不实的,我们本身就生活在我们的心构造出来的幻相当中,那么既然如此,我们从此心观想出来的一切就至少跟生活是一样"真实"或虚幻的。这样,通过修观想,就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认识到nature of mind。


佛教徒常面临的一个问题是view(见地)跟path(途径)分不清。View是终极的,绝对的;path却是相对的。就好像攀登同一个山峰,可以走不同的路,可以坐缆车,可以坐直升机。之所以有Path的存在,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证悟成佛。成佛就完全没有path的问题了。Paths是针对我们的智慧的缺乏、认知的有限、烦恼的折磨来制定的,反映了我们目前的状态,但指向崇高的目标。这就好像小孩子的学步车,它反映的是孩子还不会走路,而它的目标是帮助孩子最终能独立前行。所以,path反映的是两个元素:智慧(wisdom)和方便(skillful means)。佛教界有两种极端倾向,一种是讲终极多,讲方法少,只谈"应该",不说"如何",也就是空谈;另一种是只讲方法,不谈目标,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乃至把方法当成目标,成了门户之见,沦为迷信或者反智。上师在这部书中将view跟path紧密结合来解说,纠正上述边见,体现了密教在直指涅槃终极体验和具备丰富修行方法上的殊胜!
======================================
本书以PDF形式流通,而由于排版的问题,如果打印成书就显得字体太小,看着费眼睛。最终我是在电脑上看的。而又由于它不支持搜索,我用OCR给它生成了DOC格式方便搜索查考,精心排版,纠正扫描错误。这其中下了不少工夫,内心是喜欢的。感谢高中姐们儿陈嘉华当年帮我在北京找印刷服务商打印装订成书,依稀记得是托回国探亲的本地北京同乡张雪燕女士带回来的,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