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泛伊斯兰主义


November 13, 2015 by hyshen | Edit

说说泛伊斯兰主义主义:(我欠高中哥们儿、在中东生活过的罗某另外一篇文字,所以昨天他让我谈谈泛伊斯兰主义,为了不欠账太多,我今儿就谈!)伊斯兰兴盛和衰败的原因是什么?犹太人搞的犹太教和基督教一脉相承,伊斯兰教也是这条线上的七世纪改进版,统称亚伯拉罕一神教(Abrahamic religions)。伊斯兰教早期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的教法或者叫律法(Law)。这个其实从犹太教那儿一脉相承的。是规范信徒社会生活中各方面行为的戒律。如果比较一下伊斯兰跟基督教,就会发现,其实基督教是反犹太律法的。耶稣本人一生都在跟坚持律法的"文士和法利赛人"做斗争。为什么?我转移一下话题,为什么中国人要打倒孔家店儿?伪善?然后呢?伪善是一个致命的问题吗?如果是,为什么?从根本上来说,公元一世纪的犹太律法也好,公元20世纪的儒家清规戒律也好,它们本质的问题都是"不合时宜"。年头太长,过期了,不再适合当时人类的生活、生产环境了!既然如此,还坚持用律法,就变成了我自己都做不到、都勉强,我还假惺惺去要求别人做到,那不就"伪善"了吗?基督教的聪明之处就在这儿:耶稣说了些个漂亮话:"我来不是要废掉律法,是来成全律法滴;天地都废去,律法一点一划不废",其实就跟小平同志说的,我邓小平思想不是"翻案",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改革不是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其实呢,基督教就把律法的概念给废了。耶稣说我成全律法,实质上他完全没系统化的推出新版律法来。这个是大好事。为什么说是大好事?这使得基督教只管天上的事了,富有了弹性。新约圣经上就连真正意义上的教规都很少。十诫?已经被耶稣给"完善"掉了。旧约上古代犹太人关于婚丧嫁娶、买卖交易的规条,也玩儿去了。后世基督教的教规完全靠教会自行规定,比如通过教皇通谕(edict, bull)之类,这个宗教权威性就差好多了。后任教皇一样有权威,可以推翻前任教皇的通谕再来一套。伽利略就是这么给平反的。更不要说我可以造反,只跟耶稣,不跟教皇。所以基督教很厉害,把宗教生活跟律法给剥离了。宗教不变,耶稣不变,律法与时俱进。前边儿根据圣经说黑人是动物或者奴隶,后边儿又根据圣经把黑人当人了。前边儿说为了上帝征服美洲非洲大洋洲是应当应分,后边儿得便宜卖乖说殖民者"不是真正基督徒",这种虽然不要脸,至少人家懂得变通。

伊斯兰是怎么回事呢?伊斯兰攻的是基督教的貌似的软肋 — 缺乏律法/教法。基督教没有教法,一盘散沙,这在别处还可以,也许不适合中东社会。中东社会是一个部落社会,獦獠之地,一群野蛮的乌合之众。现在不也一样吗?所以管这帮人就必须有教法,有规矩!就得拿鞭子抽!所以穆罕默德就大力建立教规。条文之多、名目之繁杂,使得伊斯兰不仅有了教法学,还有了不同的几大教法学派。比如吃不吃马肉,这个各派都不一样!大家了解的主要的几条是禁酒、禁猪肉、守斋月、做礼拜、朝觐麦加、男人最多娶四妻、禁止利息、通奸乱石打死等等。说到这些律法,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它们是符合当时中东社会情况的,是有助于中东各族人民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方面的健康发展的。我们不能根据这些律法在今天看来的荒谬来不公正地批评伊斯兰教。相反,在公元1000年之前的"伊斯兰黄金时代",伊斯兰代表的是人类文明的巅峰,其经济、贸易、科学(如医学、化学、数学、天文学等)、哲学、建筑学都是领导世界的。跟当时欧洲的破败阴暗相比,阿拉伯社会是欣欣向荣的。当时欧洲人在野蛮性上恐怕超过了信仰伊斯兰而升级之后的阿拉伯文化。中世纪,伊斯兰给人的印象是还有点儿人情味儿。基督教呢?就只有恐吓和迫害了吧?穆斯林那会儿迫害过科学家吗?烧死过女巫吗?实际上,当时的伊斯兰相当宽容,基督教、拜火教、犹太教等都得以在阿拉伯帝国存在和发展。

那么显然,把教法规定的那么多、那么细,对中东农商社会是大好事。但是,社会是要往前发展的。任何健全的法律手册,隔几十年得更新吧。《古兰经》和《圣训》无法更新,因为使者(穆罕默德)已经宾天了。不能回来给你升级版了。可你们还在拿着七世纪时的教法书来说事。社会不同了!即使在东方漫长的封建农业社会,这套教法都变得慢慢不合时宜,更不要说人类被蒸汽机、电报和飞艇带入工业化资本主义社会之后了!这个时候,教法就成了伊斯兰的包袱,成了阻碍进步的绊脚石,就显出基督教教法free的好处来喽!

活这几十年,我发现人类的文化基因的顽固性就跟其生物基因是一样的。爹妈没给你生金发碧眼,你也改变不了那个基因。同理,社会没教育别的文化给你,你也就只能在自己的文化上去思考和判断。别说穆斯林,中国人一样。所有人都说自己的文化"好",其实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就连这边儿的老中,也老说什么把孩子送回国渡假,接触中国文化。什么TMD中国文化?自私自利、尔虞我诈、假冒伪劣、滥用暴力、贪污腐败、口是心非?要学习中国文化您那边儿,上日本韩国看看,可能更靠谱。问题是不管自己的文化多么不堪,人们也只能在该文化上才能找到存在感和安全感。夸张点儿说,这人是劳改队长大的,他都会感觉劳改队是他安全温暖的家。所以我们没法儿责备穆斯林食古不化。今天多少中国人还在玩儿什么孔孟之道,你丫累不累?没让那玩意儿折腾够吗?硅谷这边某些大陆华人的思维和观念,在我看来,还停留在70年代中国农村的水平。所以中国人跟穆斯林,谁也甭说谁了。

我觉得从本质来讲,任何一神教文化都包含着野蛮残暴的基因。因为它们本质是不宽容的。表面上说再好听,啊,神就是爱,耶稣的命令就是让我们相爱,伊斯兰意味着和平,实际上,当他们相信只有自己的神是真神,其他信仰都是地狱之因,这就决定这个人和他的信仰本身就是霸道的、落后的、暴力的。历史上,公正的说,基督教是最大的暴力,血债累累。世界上历代死于战争的人,大多数是被基督徒杀的。基督徒杀的人最多。这不是一句"他们不是真正的基督徒"屁股一擦就能抹杀的事实。今天的基督教这副菩萨模样儿,北京话就叫得便宜卖乖 — 我好处都得了,该杀的杀了,该抢的抢了,我干嘛不追求一个息事宁人啊?倒退回中世纪,野蛮残暴粗野的不是穆斯林,而是基督徒。这里还有一个心理问题:一神教既然相信只有自己的神是唯一真神,只有自己的信仰方式是唯一合法信仰方式,那么符合逻辑的说,"真神"肯定是站在自己一边,让自己无往不利的。在伊斯兰黄金时代,无疑的,穆斯林可以信心满满,真主在我们一边,因为我们征服了亚欧非!当时的基督教徒是什么心理呢?上帝对我们视而不见?就算我们有"罪",也不能让异教徒那么猖狂吧?一神教信徒会进入某种困境(dilemma),一方面因为自己对异教徒的失败而潜意识里对自己的信仰产生怀疑,另一方面又因为这种怀疑而憎恨自己,认为这是不可饶恕的"罪",或许正是因为有"罪"才导致上帝用异教徒来惩罚我们。人长期在这种思维里面受折磨,也就成神经病了。一个宗教的信徒,于是就成了集体神经病。潜意识里感到绝望的信徒,被自己的这种情绪吓坏了,他们往往会用外在的偏执和极端行为来掩饰,这就是当时欧洲的情形,也是现在穆斯林的现状。恐怖主义基本上来自这种神经错乱,心理不平衡,疯了,上街乱砍,神经病不都这样吗?他们未必是要达到什么目的 — 或者说他们的所谓目的肯定是不能通过搞恐怖达到的,而是相反。他们没有任何理性可言:既然人都是真主所造,那么杀害异教徒、剥夺它成为信徒的机会、让他下地狱,是真主的初衷吗?同理,既然穆斯林死后都上天堂,那异教徒杀穆斯林,应该得到穆斯林的感谢才是,为什么还要报复呢?究其根本,是他们对昔日穆斯林帝国荣光的留恋和对今日从属地位的无力和绝望感使然。

那么当基督教由于没有乱七八糟的律法的约束而以某种相对自由的方式实现了经济和文化发展、从发现新大陆开始推动世界进入了欧罗巴黄金时代,他们的心理就"健康"了 — 上帝在我们一边啦,说明我们信对啦!改穆斯林那边儿心理不平衡了。毕竟,地球只有一个,"上帝"也只能往往满足某一群人。除了安拉没有别的主宰,可是异教徒、犹太人怎么骑咱们脖子上拉屎呢?他们也就全民皆疯,导致一些极端思想和行为。

有人说穆斯林自闭,拒绝接纳世界潮流,我觉得也对也不对。强势的一方是从来不"自闭"的。穆斯林社会在古代并不自闭。相反,古代希腊的典籍可是阿拉伯人帮着收拾的。早期的伊斯兰吸收了各国文明的精华,亚历山大、科尔多瓦、巴格达、大马士革的图书馆代表着人类文明的最高智慧。说实话,当时基督教的一些行为跟现在的穆斯林有一比:比如"儿童十字军",人们煽动青少年参加"圣战"入侵北非,最终却把这些可怜的孩子卖了。现在穆斯林恐怖分子不也是打着圣战旗号欺负妇孺?法国国王在给伊儿汗国的基督教主教的信中吹嘘法国境内没有异教徒,一切都在神圣宗教之下。今天的阿拉伯国家不也是这样吗?人们因为自己的弱小、恐惧,才变得自卑和自闭!

写到这里我还想指出人类的一个思维误区。由于一个人只受到自己的文化的熏陶,他无力做出更明智的选择,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很多人南辕北辙地想透过复古的方式来获得力量。你本来的问题就是文化不合时宜,你要想把时空坐标往后推,让它变得离现在更远?不仅是南辕北辙,还有点刻舟求剑的味道。就好像一个人走错了方向,不会查查地图调整前进角度,而是认为自己走的太慢,于是快马加鞭,结果只能是彻底迷失。又比如大刀长矛打不过洋枪洋炮,人们认为是因为自己被洋枪洋炮分神了,没好好练习刀法,于是扔了仅有的火枪,集体闻鸡起舞苦练砍劈杀,能行吗?伊斯兰的困境也是一样,在崛起的西方面前,他们想到的是"真主不帮助我们,因为我们有罪"。那么怎样才能无罪呢?走原教旨主义的道路,做"纯粹"的穆斯林,严格遵循经训!这种思路只能使情况恶化。

土耳其人哀叹其西化的凯末尔主义并没有使他们融入欧洲。问题是他们把凯末尔主义贯彻到底了吗?凯末尔本人是无神论者。我相信如果土耳其人都成为无神论者,他们肯定早被欧洲接纳了。

昨天我看了一个东西,一个皈依基督教的前穆斯林说:西方人不重视对穆斯林传基督教,而穆斯林来到欧洲,对欧洲的享乐主义反感,又找不到精神上的替代,只能留在伊斯兰里面。我觉得此话也对也不对。因为欧洲不只有享乐主义,还有经过几百上千年发展的健全的人道主义、自由主义、民主主义、理性主义、个人主义等等。这些"主义"都是构成西方文化优势的宝贵财富。我相信欧洲的穆斯林几代下去是可以改变的,是会接受欧洲的文化的。长期来讲,"教法"过期越长,控制人心的力量也就越弱。在一体化的时候,前景还是光明的。

穆斯林国家,真正暴力倾向强、喜欢搞懦夫式的恐怖主义的并不是全部。比如波斯人(伊朗人)就很文明。突厥各系历史上野蛮,但是受苏联和西方教化的影响,现在也属于温和穆斯林为主。马来人温和。印巴、阿富汗、印尼的恐怖主义跟当地的贫穷有关,"发展经济"是硬道理。真正不贫穷还热衷恐怖行动的是阿拉伯人,因为毕竟伊斯兰是阿拉伯的宗教。可是阿拉伯人有什么?其实除了石油,什么也没有。人家说沙特真的是连空调都生产不出来,一切靠进口。他们能有多大破坏力?我瞧不起阿拉伯人的一点是,他们很不爷们儿,象自杀炸弹欺凌妇孺,这得是多没出息的一件事儿!突厥人都不屑于干!(车臣是例外)。

所以我觉得,不管硬件如何,宗教/文化的软件不合时宜,不适应时代,穆斯林就不可能有真正可以威胁世界的力量。那么当世界飞速发展、走向一体化,穆斯林面临着跟古代的律法说再见的摊牌时刻的到来。这未必是那位皈依基督教的人说的,要靠改宗来实现,而可能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去宗教化的过程。去宗教化、变成一个"文化穆斯林"或者干脆一个无神论者,并不需要强烈的内外斗争。内心不一定那么挣扎,也未必会导致暴力冲突 — 如果处理得好的话。

最后我想提请大家注意伊斯兰的一个派别 — 苏菲派。苏菲派是灵修派、冥思派,是出世的。跟伊斯兰主流的入世风格不同,但仍然是伊斯兰信仰。实际上很多原教旨主义者不把苏菲派当作是穆斯林。当然那是特别极端的人了。如果穆斯林能够学习基督教,把信仰跟世俗生活分开来看,重视宗教体验而抛弃过期的教法,那么苏菲派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 你仍然是穆斯林,但你已经脱敏无害。你变得温和、宽容、自信、开放。禅宗跟苏菲派有类似之处。对于那些想学习佛法又讨厌"偶像"的人,反偶像的禅宗是个好的切入点。(顺便说一句,基督徒和穆斯林对造像的理解非常幼稚,让我真的觉得这些宗教真的太耽误人了,误导了多少好孩子)。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 Leave a Comment